員工因工作原因受傷,可向單位提出工傷賠償申請。一些工傷賠償案件中,賠償流程較為繁瑣,導致賠償遲遲不到位。對此,勞動者會產生疑問:工傷過后一年才賠償嗎?
一、工傷過后一年才賠償嗎?
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工傷職工因工傷請求勞動能力鑒定,用人單位應當自接到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向設區(qū)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工傷認定后,用人單位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0日內,向工傷職工支付傷殘待遇。如果用人單位未按時支付,工傷職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提起訴訟,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
一般情況下,工傷賠償不會超過一年。如果工傷職工在工傷認定后一年仍未收到賠償,可以按照上述規(guī)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工傷保險認定困難怎么處理?
工傷保險認定是工傷賠償?shù)那疤釛l件,如果工傷保險認定困難,會導致賠償流程受阻。對于這種情況,勞動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收集相關證據(jù):收集與工傷事故相關的證據(jù),如事故發(fā)生時在場人員的證詞、醫(yī)療診斷證明、檢查報告等。
2. 申請工傷認定:向用人單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若用人單位未及時提出認定,勞動者可自行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工傷認定。
3. 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訴訟:如果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工傷認定結論與事實不符,勞動者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工傷賠償訴訟時效是多少?
工傷賠償屬于勞動爭議范疇,根據(jù)《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用人單位作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決定之日起算。經(jīng)過一年,超過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的,勞動者喪失通過勞動仲裁途徑維護自己權益。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法律咨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問建議本站在線咨詢律師,獲取更專業(y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