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工傷事故,留下后遺癥,給受害者身心和生活都造成了巨大影響。那么,工傷后留下后遺癥是否能獲得賠償呢?
一、工傷后留下后遺癥有賠償嗎?
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因工傷事故導致勞動能力喪失≥10%的,可以認定為工傷后遺癥,享有相應的賠償待遇。賠償項目包括:
1. 傷殘等級認定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2. 傷殘津貼;
3. 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其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計算標準為:傷殘等級×上年度全國職工平均工資×一定系數(shù)。傷殘津貼的計算標準為:因工傷致殘職工原工資的75%~90%。
二、工傷后遺癥有賠償嗎?如何認定傷殘等級
工傷后遺癥的傷殘等級認定由設區(qū)的市級以上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負責。鑒定時,主要依據(jù)《傷殘評定標準》和《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結(jié)合受害者的傷殘情況、剩余勞動能力等因素綜合評定。
三、工傷后遺癥有賠償嗎?如何申請賠償
工傷后遺癥的賠償流程如下:
1. 及時申報工傷,并提交工傷認定申請;
2. 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獲取傷殘等級證明;
3. 攜帶相關(guān)材料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申請;
4. 用人單位拒賠或協(xié)商不成,可向勞動保障監(jiān)察機構(gòu)或人社部門申請調(diào)解仲裁;
5. 必要時,可提起工傷保險待遇爭議仲裁或訴訟。
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法律咨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問建議本站在線咨詢律師,獲取更專業(y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