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提起公訴后刑事案件一般在兩個月之內會有結果,沒有任何特殊原因的最遲也不會超過三個月。但犯罪嫌疑人有可能被判處死刑或者受害人依法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這類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是有可能依法延長的。
檢察院提起公訴后刑事案件多久有結果?
一般受理以后的兩個月之內會有結果,最遲不會超過三個月,有特殊情況的除外。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經(jīng)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律師會見服刑人員的規(guī)定是什么
一律要在監(jiān)獄內的會見場所進行。
1、罪犯在監(jiān)獄服刑期間可以會見親屬、監(jiān)護人,罪犯會見一般每月1次,每次半小時至一小時;
2、會見的直系親屬人數(shù)必須在三人以下;罪犯會見的對象原則上指罪犯的近親屬和監(jiān)護人。近親屬是指配偶、子女、孫子女、父母、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母、姨父母、自己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3、見面時間通常是30分鐘,特殊情況可以酌情考慮延長或縮短。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獄法》
第五十七條
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監(jiān)獄可以給予表揚、物質獎勵或者記功:
(一)遵守監(jiān)規(guī)紀律,努力學習,積極勞動,有認罪伏法表現(xiàn)的;
(二)阻止違法犯罪活動的;
(三)超額完成生產(chǎn)任務的;
(四)節(jié)約原材料或者愛護公物,有成績的;
(五)進行技術革新或者傳授生產(chǎn)技術,有一定成效的;
(六)在防止或者消除災害事故中作出一定貢獻的;
(七)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貢獻的。
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執(zhí)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在服刑期間一貫表現(xiàn)好,離開監(jiān)獄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監(jiān)獄可以根據(jù)情況準其離監(jiān)探親。
偵查階段能否會見律師
1、刑事案件立案后,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為了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這項權利,偵查人員在訊問時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律師。
2、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在偵查期間辯護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jīng)偵查機關許可。那么,到底哪些案件屬于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呢?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是指案情或者案件性質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也就是說,案件本身的客觀情況、犯罪涉及的有關內容涉及國家秘密。如犯罪嫌疑人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的案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guī)定,泄露國家秘密的案件等,也有些案件的具體情況可能會涉及國家秘密,如犯罪嫌疑人是因涉嫌間諜罪而被采取強制措施,由于這類犯罪屬于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一種犯罪,具體案情可能涉及國家秘密,所以,屬于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實踐中還應當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都一律不允許聘請律師,而是要由偵查機關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予以批準。
如遇到問題類似還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況,建議您直接本站在線提問以便于了解溝通案件情況,智能匹配平臺空閑律師為你作出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解答,盡量說明大致情況以免因信息不全、溝通不暢,解答有誤。先在線咨詢律師可謂是目前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