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出的錢利息高,如果超出了法定利率上限,借款人可以依法起訴。
當借款人發(fā)現所借款項的利息過高時,首先要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guī),特別是關于民間借貸利率的規(guī)定。利息超過了法定利率上限,即“高利貸”,那么借款人是有權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權益的。
在起訴之前,借款人可以嘗試與出借人協商降低利率或者達成其他還款協議。如果協商無果,借款人可以向當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法院判決合同中的高利率條款無效,并按照法定利率計算利息。
在起訴過程中,借款人需要提供相關證據,如借款合同、轉賬記錄、利息支付憑證等,以證明出借人收取了過高的利息。法院將根據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進行審理,并作出相應的判決。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
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稱“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fā)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