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未造成人員傷亡的,具體賠償金額需根據(jù)事故造成的實際損失來確定。
1. 車輛維修費用:如果事故導致對方車輛受損,需要承擔車輛的維修費用。維修費用應根據(jù)車輛受損的程度和維修廠的報價來確定。
2. 財產(chǎn)損失賠償:除了車輛維修,還可能包括對方車輛內(nèi)物品的損壞、道路設施的損壞等財產(chǎn)損失。
3. 營運車輛的停運損失:如果對方車輛是營運車輛,如出租車、貨車等,因事故導致停運,還需要賠償停運期間的合理經(jīng)濟損失。這需要參考當?shù)赝愋蛙囕v的平均營運收入來計算。
4. 保險理賠:肇事者的保險可能會承擔一部分賠償責任。但由于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可能會根據(jù)保險合同的條款,在賠償金額上有所限制或者拒絕賠償部分損失。
5. 法律責任和罰款:肇事逃逸本身是違法行為,除了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外,還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如罰款、吊銷駕駛證等。
6. 精神損害賠償:雖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如果事故給對方造成了嚴重的精神痛苦,可能也需要承擔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
總之,肇事逃逸未造成人員傷亡的賠償應綜合考慮事故造成的各種直接和間接損失。在處理此類事故時,應積極與對方協(xié)商解決賠償問題,以避免進一步的法律糾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chǎn)的,財產(chǎn)損失按照損失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條
損害發(fā)生后,當事人可以協(xié)商賠償費用的支付方式。協(xié)商不一致的,賠償費用應當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確有困難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是被侵權人有權請求提供相應的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