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chǎn)的歸屬問題常常引發(fā)諸多討論,尤其是涉及父母存款給予子女時,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這個問題的答案并非簡單的是或否,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將詳細探討這個話題。
一、父母存款給兒子算夫妻共同財產(chǎn)嗎
父母存款給兒子是否算夫妻共同財產(chǎn),需要分情況來看。如果父母在將存款給兒子時,明確表示該存款是贈與兒子個人的,那么這筆存款就屬于兒子的個人財產(chǎn),而非夫妻共同財產(chǎn)。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相關規(guī)定,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chǎn),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chǎn)。例如,父母可以通過書面贈與協(xié)議,表明這筆存款僅贈與兒子一人,這樣在法律上就有了明確的依據(jù)。
如果父母沒有明確表示該存款是贈與兒子個人的,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一般會被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因為在婚姻中,夫妻雙方在婚后取得的財產(chǎn)通常具有共有性質。比如,父母直接將存款轉賬到兒子的賬戶,沒有任何關于贈與對象的說明,那么在司法實踐中,很可能會將這筆存款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從而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
如果這筆存款是用于特定用途,比如為兒子夫妻購買房產(chǎn),且房產(chǎn)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那么這也可能被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即使父母本意是給兒子個人,但由于房產(chǎn)登記的情況,會影響財產(chǎn)的性質認定。所以,判斷父母存款給兒子是否算夫妻共同財產(chǎn),關鍵在于是否有明確的贈與意思表示以及財產(chǎn)的實際使用和登記情況等因素。
二、父母存款給兒子后兒媳有份嗎
關于父母存款給兒子后兒媳是否有份,同樣取決于上述提到的贈與情況。如果父母明確表示存款是贈與兒子個人的,兒媳通常沒有份額。因為此時這筆存款屬于兒子的個人財產(chǎn),兒媳對其沒有所有權。例如,父母在家庭會議上明確說明這筆錢是給兒子個人創(chuàng)業(yè)用的,并且有相關的證人或者書面記錄,那么兒媳就不能主張對這筆存款有份。
但要是父母沒有明確贈與對象,按照法律規(guī)定,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這筆存款可能會被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兒媳就有份。在這種情況下,兒媳和兒子對這筆存款享有平等的處理權。例如,夫妻雙方在日常生活**同使用這筆存款進行消費、投資等活動,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這筆存款在實際使用中被視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
如果兒子用這筆存款購置了家庭資產(chǎn),且資產(chǎn)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那么兒媳也會有相應的權益。比如,兒子用父母給的存款購買了一輛汽車,車輛登記在夫妻兩人名下,那么兒媳對這輛汽車就擁有一定的份額。總之,兒媳是否有份要綜合考慮父母的贈與意圖、財產(chǎn)的使用和登記等多方面因素。
三、父母怎樣把存款給兒子算個人財產(chǎn)
父母若想把存款給兒子算個人財產(chǎn),有多種方式可以實現(xiàn)。最有效的方式是訂立書面贈與協(xié)議。在協(xié)議中明確寫明該存款是贈與兒子個人的,與兒媳無關。協(xié)議最好經(jīng)過公證,這樣可以增強其法律效力。例如,父母可以到公證處辦理贈與公證,公證員會對贈與的過程和內(nèi)容進行詳細記錄和證明,確保協(xié)議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在轉賬時可以備注款項用途。父母通過銀行轉賬給兒子時,在轉賬備注欄注明“贈與兒子個人”等字樣。雖然轉賬備注的證明力相對較弱,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父母的贈與意圖。例如,父母在轉賬時明確備注這筆錢是給兒子用于償還個人債務的,這可以作為一種證據(jù)。
還可以邀請見證人見證贈與過程。邀請與雙方?jīng)]有利害關系的人,如家族中的長輩、鄰居等作為見證人,見證父母將存款給兒子并說明是贈與兒子個人的情況。在必要時,見證人可以出庭作證。通過這些方式,父母可以較為穩(wěn)妥地將存款給兒子并使其成為兒子的個人財產(chǎn)。
綜上所述,父母存款給兒子是否算夫妻共同財產(chǎn)以及相關問題的處理,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和法律規(guī)定來判斷。在實際生活中,還可能會遇到父母贈與財產(chǎn)后又反悔、夫妻離婚時對該財產(chǎn)的分割爭議等問題。如果您在這方面存在疑問,建議本站在線咨詢律師,獲取更專業(y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