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領域,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尤其是像故意殺人這樣嚴重的犯罪行為。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法律量刑上會有別于成年人。接下來,我們就詳細探討沒成年故意殺人罪的相關法律判定情況。
一、沒成年故意殺人罪怎么判
對于未成年人故意殺人的判刑,要依據(jù)其年齡和具體犯罪情節(jié)來確定。我國《刑法》規(guī)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jīng)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同時,法律也明確,對依照上述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在司法實踐中,如果是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故意殺人,一般會在法定刑的基礎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法定刑中,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于未成年人,通常不會判處死刑(包括死緩)。例如,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因與同學發(fā)生矛盾而故意殺人,法院在量刑時會綜合考慮其犯罪動機、手段、后果等因素,可能會判處有期徒刑,但會比成年人犯罪的量刑要輕。
如果是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要經(jīng)過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才會負刑事責任。這一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的審慎態(tài)度,既要保護社會安全,又要考慮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二、未成年故意殺人罪會留案底嗎
未成年故意殺人罪是會留下案底的。案底即犯罪記錄,只要是經(jīng)過法院判決認定構(gòu)成犯罪的,都會有相應的記錄。不過,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和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有特殊的封存制度。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對于未成年故意殺人罪,如果最終量刑在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其犯罪記錄會被封存。這意味著除了特定情況,外界一般無法得知該未成年人有過犯罪記錄。例如,該未成年人在找工作、升學等過程中,一般不會因為這個犯罪記錄而受到歧視。但如果是司法機關為了辦理其他案件需要查詢,或者有關單位依據(jù)國家規(guī)定進行查詢,還是可以獲取相關記錄的。不過,這些查詢單位也有保密義務,不能隨意泄露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
這種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旨在給未成年人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避免因為一次錯誤而被終身貼上標簽,體現(xiàn)了法律對未成年人的關懷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三、未成年故意殺人罪可以假釋嗎
未成年故意殺人罪是否可以假釋,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判斷。假釋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zhí)行了一定時間的刑罰之后,如果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司法機關將其附條件地予以提前釋放的一種刑罰執(zhí)行制度。
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國法律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如果未成年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在執(zhí)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實際執(zhí)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jiān)規(guī),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xiàn),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zhí)行刑期的限制。
不過,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對于未成年故意殺人罪,如果其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且屬于累犯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情形,那么通常是不能假釋的。但如果不屬于這些限制情形,且符合假釋的其他條件,就有可能獲得假釋。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未成年犯的假釋,會更加注重其改造情況和回歸社會的可能性。司法機關會綜合考慮其在服刑期間的表現(xiàn)、心理狀態(tài)、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以確定是否給予假釋。例如,一個因故意殺人被判刑的未成年人,在服刑期間積極參加學習和勞動,有明顯的悔悟表現(xiàn),并且有良好的家庭監(jiān)管條件,那么在符合假釋條件的情況下,司法機關可能會考慮對其假釋,讓他能夠早日回歸社會,重新開始生活。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了未成年人故意殺人罪的判刑規(guī)則、犯罪記錄留存情況以及是否可以假釋等內(nèi)容。很多人可能還關心未成年人犯罪后其民事賠償責任如何承擔、未成年人在服刑期間的教育和改造措施有哪些等問題。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法律咨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問建議本站在線咨詢律師,獲取更專業(y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