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事務中,故意傷害罪案的處理流程復雜,許多人對該案件怎樣才算結案存在疑問。了解結案的標準,不僅能讓受害者知曉自身權益的保障進度,也能讓嫌疑人明確自己所處的法律階段。接下來將為大家詳細解答。
一、故意傷害罪案怎么樣才算結案
故意傷害罪案結案通常有幾種不同的情形。首先是判決執(zhí)行完畢。當法院對故意傷害罪作出判決后,若被告人沒有上訴,檢察機關也沒有抗訴,在判決生效之后,被告人按照判決內容接受相應的刑罰,比如有期徒刑的服刑期滿、罰金繳納完畢等,這種情況下案件就算結案。例如,甲因故意傷害乙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五千元。甲在監(jiān)獄服刑三年期滿,同時也繳納了五千元罰金,那么這個故意傷害罪案就可以認定為結案。
其次是達成和解并履行完畢。在一些故意傷害案件中,如果情節(jié)相對較輕,雙方當事人可以在公安機關或者法院的主持下達成和解協(xié)議。被告人對被害人進行賠償,取得被害人的諒解,并且按照和解協(xié)議的內容履行完畢相關義務,此時案件也可以結案。比如,丙將丁打傷,雙方在公安機關的調解下,丙賠償丁醫(yī)療費、誤工費等各項損失共計十萬元,丁出具了諒解書,丙支付完賠償款后,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情況撤銷案件,這也意味著案件結案。
另外,如果是在偵查階段,公安機關經過偵查,發(fā)現(xiàn)犯罪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或者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等法定情形,公安機關會撤銷案件,這同樣標志著案件結案。
二、故意傷害罪案結案后還能再追究責任嗎
一般情況下,故意傷害罪案結案后通常不能再追究責任,但也存在特殊情況。如果在結案后發(fā)現(xiàn)了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存在錯誤,或者存在漏罪等情況,是有可能重新啟動司法程序追究責任的。例如,在之前的故意傷害罪案中,由于證據不足,被告人被判決無罪釋放。但后來警方找到了新的關鍵證據,能夠確鑿證明被告人實施了故意傷害行為,那么就可以重新對該案件進行偵查、起訴和審判。
另外,如果被害人在結案后才發(fā)現(xiàn)因故意傷害行為導致的新的損害后果,且該損害后果與之前的傷害行為有直接因果關系,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再次追究責任。比如,戊被己打傷,當時經過治療出院,案件結案。但一段時間后,戊發(fā)現(xiàn)自己因為那次受傷引發(fā)了后遺癥,需要進一步治療,產生了新的醫(yī)療費用等損失,戊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不過,這種情況下需要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新的損害后果與之前的傷害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
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被告人在服刑期間又實施了新的犯罪行為,即使之前的故意傷害罪案已經結案,也要對新的犯罪行為進行處理,與之前的犯罪進行數罪并罰。
三、故意傷害罪案結案時間一般要多久
故意傷害罪案的結案時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在偵查階段,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拘留期限最長為三十七天。如果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檢察院會在七日內作出決定。之后,公安機關的偵查期限一般為兩個月,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例如,對于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案件進入審查起訴階段后,檢察院的審查起訴期限一般為一個月,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如果檢察院認為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每次補充偵查的期限為一個月,補充偵查以兩次為限。
到了審判階段,法院審理公訴案件,一般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特殊情況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所以,一個故意傷害罪案從立案到結案,短則幾個月,長則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具體要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綜上所述,故意傷害罪案結案有多種情形,包括判決執(zhí)行完畢、達成和解履行完畢以及偵查階段撤銷案件等。同時,結案后在特定情況下還可能再追究責任,而案件的結案時間也受多種因素影響。對于故意傷害罪案的相關問題,如結案后再追究責任的具體程序、不同情況下結案時間的確定等,很多人可能還存在疑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法律咨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問建議本站在線咨詢律師,獲取更專業(y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