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訴訟時效已經(jīng)過期,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先檢查是否存在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的情況。如果有,可以據(jù)此向法院提起訴訟。即使超過訴訟時效,法院仍可以受理案件,但當事人可能喪失勝訴權。
在審理過程中,如果當事人提出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法院將依法駁回訴訟請求。但如果沒有當事人提出該問題,法院將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依法審理并作出判決。
一旦法院作出判決,如果債務人按照判決履行了債務,就不能再以超過履行期限為由要求債權人返還。這是因為訴訟時效已過的案件,債務人已經(jīng)喪失了勝訴權。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jīng)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nèi),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chǎn)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