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時效已過,賠償途徑可能會較為復雜和有限,但仍可嘗試通過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民事訴訟等方式爭取一定的賠償。
1. 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可嘗試與用人單位進行友好溝通和協(xié)商??从萌藛挝皇欠裨敢饣谌说乐髁x或者自身的責任意識,給予一定的賠償或補償。
2. 民事訴訟:如果協(xié)商無果,可以考慮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在訴訟過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證據來證明工傷的事實、所遭受的損失以及用人單位的過錯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傷認定時效已過,可能會增加訴訟的難度和不確定性。
3. 證明用人單位存在過錯:在民事訴訟中,如果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故意隱瞞或者阻礙工傷認定,導致時效過期,那么可能會對爭取賠償較為有利。
4. 參考相關法律法規(guī):例如《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尋找可能對自身有利的條款和規(guī)定,為賠償主張?zhí)峁┓梢罁?/p>
5. 尋求法律援助:如果自身在法律知識和訴訟能力方面有限,可以尋求專業(yè)律師的幫助。他們能夠提供專業(yè)的法律建議和指導,幫助制定合理的賠償策略。
總之,工傷認定時效已過的情況下,賠償?shù)碾y度會增加,但并非完全沒有可能獲得賠償。需要綜合運用各種途徑和方法,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