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證騎電動車被撞對方全責的理賠,應先確定損失,收集相關證據,與對方協商,協商不成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1. 確定損失范圍:在事故發(fā)生后,要盡快確定自身所遭受的損失。這包括人身傷害方面,如醫(y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營養(yǎng)費、殘疾賠償金等;財產損失方面,如電動車的維修或重置費用、衣物損壞等。
2. 收集證據:保留所有與事故相關的證據,這是后續(xù)理賠的關鍵。例如事故現場的照片、視頻,交警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醫(yī)院的診斷證明、病歷、醫(yī)療費用發(fā)票,維修電動車的報價單或發(fā)票等。
3. 與對方協商:聯系全責方,就賠償事宜進行協商。明確提出自己的損失和賠償要求,保持理性和冷靜的態(tài)度進行溝通。
4. 若協商不成:可請求交警部門協助調解。交警在處理事故過程中,對雙方的情況較為了解,其調解有時能促進問題的解決。也可準備好相關證據材料,向事故發(fā)生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此次事故對方全責,但無證騎電動車的行為本身可能違反了相關交通法規(guī),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對賠償產生一定影響。在處理理賠過程中,應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工作,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條
損害發(fā)生后,當事人可以協商賠償費用的支付方式。協商不一致的,賠償費用應當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確有困難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是被侵權人有權請求提供相應的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