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送達和民事送達在主體、對象、程序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不同。
1. 送達主體:刑事送達主體為公安機關(guān)、檢察機關(guān)、法院等刑事司法機關(guān);民事主要是法院。
2. 送達對象:刑事指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等;民事涵蓋原告、被告、第三人、證人。
3. 送達程序嚴格度:刑事更嚴格,重要文書有特定送達方式,保障公正權(quán)威;民事在保障權(quán)益基礎(chǔ)上較靈活。
4. 法律后果:刑事若送達不合規(guī),可能影響案件審理、判決合法性;民事送達不合法雖致程序瑕疵,但??裳a正。
5. 文書種類側(cè)重:刑事多為起訴書、判決書等定罪量刑文件;民事有起訴狀、答辯狀等糾紛解決材料。
6. 時間要求:刑事對部分文書送達時間明確嚴格,保高效;民事依案件、階段有規(guī)定,靈活性稍大。
了解這些差異,助于精準把握不同訴訟流程,保障司法程序順暢推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七條
送達傳票、通知書和其他訴訟文件應(yīng)當交給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的負責(zé)人員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蓋章的時候,送達人可以邀請他的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把文件留在他的住處,在送達證上記明拒絕的事由、送達的日期,由送達人簽名,即認為已經(jīng)送達。